選好土地百合適宜選擇地勢高燥、向陽、土層深厚、疏松肥沃、排水良好的砂壤土或壤土。不宜選擇低洼積水、黏重板結(jié)的土壤,以及前茬種植過百合或其他球根類作物的地塊,以防病蟲害累積。
整地施肥選好地后,先將地塊上的雜草、石塊等雜物清除干凈。然后進行深耕,深度一般在 25 - 30 厘米,以改善土壤結(jié)構(gòu),增加土壤透氣性。結(jié)合深耕,每畝施入充分腐熟的有機肥 2000 - 3000 千克、過磷酸鈣 50 千克、硫酸鉀 20 千克作為基肥,將肥料與土壤充分混勻。
做畦整地施肥后,按照一定的規(guī)格做畦。一般畦寬 1 - 1.2 米,畦高 15 - 20 厘米,畦間溝寬 30 - 40 厘米,以便于排水和田間操作。
種球選擇與處理選擇大小均勻、無病蟲害、鱗片飽滿、根系發(fā)達的種球。種植前,將種球用 50% 多菌靈可濕性粉劑 500 倍液浸泡 20 - 30 分鐘,撈出晾干后即可種植。
種植時間百合一般在秋季 9 - 10 月或春季 3 - 4 月種植。秋季種植有利于種球在土壤中生根,次年春季發(fā)芽生長;春季種植則需注意保溫保濕,以促進種球盡快發(fā)芽。
種植密度與方法種植密度根據(jù)種球大小和品種而定,一般行距為 20 - 25 厘米,株距為 15 - 20 厘米。種植時,在畦面上按行距開溝,溝深 8 - 10 厘米,將種球放入溝內(nèi),芽尖朝上,然后覆土 5 - 7 厘米,輕輕壓實。
中耕除草百合生長期間,要及時進行中耕除草,保持田間無雜草。中耕宜淺,避免損傷根系。一般在苗高 5 - 10 厘米時進行第一次中耕除草,以后每隔 1 - 2 個月進行一次。
追肥百合生長需肥量大,除施足基肥外,還需進行追肥。在苗高 10 - 15 厘米時,每畝追施尿素 10 - 15 千克,以促進莖葉生長;在現(xiàn)蕾期,每畝追施磷鉀肥 15 - 20 千克,以促進鱗莖膨大。追肥時,可結(jié)合澆水進行,以提高肥料利用率。
澆水與排水百合喜濕潤,但怕積水。生長期間要保持土壤濕潤,尤其是在現(xiàn)蕾期和鱗莖膨大期,需水量較大,要及時澆水。但在雨季要注意排水,避免田間積水,以防鱗莖腐爛。
摘蕾打頂對于以收獲鱗莖為目的的百合,在植株現(xiàn)蕾后,應及時摘除花蕾,以減少養(yǎng)分消耗,促進鱗莖膨大。在百合生長后期,可適當打頂,控制植株高度,促進養(yǎng)分向鱗莖輸送。
病蟲害防治百合常見的病蟲害有灰霉病、炭疽病、根腐病、蚜蟲、地老虎等。防治病蟲害應采取綜合措施,如加強田間管理,增強植株抗病能力;合理密植,保持田間通風透光;及時清除病株殘體,減少病蟲害侵染源。發(fā)病初期,可選用合適的農(nóng)藥進行防治,如灰霉病可選用 50% 速克靈可濕性粉劑 1000 倍液噴霧防治,蚜蟲可選用 10% 吡蟲啉可濕性粉劑 2000 倍液噴霧防治。
百合在中藥材中應用較為廣泛,很多用藥人和種植基地都注重其藥用品質(zhì)。
技術支持:技術支持:美成云管理登錄